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末敏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末敏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伞末敏弹的优缺点?
末敏弹通常使用降落伞或弹翼来进行减速减旋与稳态扫描,稳态扫描技术是末敏弹研制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使子弹形成稳态扫描运动主要有两种技术方式:一是采用降落伞,优点是抛散后能够快速进入稳定扫描,只需约5秒时间,缺点是落速低,下落时间长,容易受到敌方反制,影响了末敏弹的整体作战效果。
二是采用气动力机构,即采用弹翼的气动来形成扫描运动,在降落速度和扫描旋转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性能,但其缺点是进入稳态扫描时间长,而且翼片阻力面的大小受圆柱形子弹体横截面大小的限制,如果想增加战斗部的重量而需增大弹翼面的大小以增大阻力时,就会出现问题。
末敏弹是怎样在几百米外击穿坦克顶甲的,有什么防御 *** 吗?
说起末敏弹,广大军迷应该都不陌生。作为现代战争中,对付坦克等装甲力量集群的“大杀器”,末敏弹一直为人所推崇,就差像RPG那样设立“神教”了。但问题来了,末敏弹那神乎其神的大规模穿甲杀伤效果是怎样实现的呢?
(“自锻破片”形成示意图)
简单来说,末敏弹的穿甲比较讨巧,就是通过从空中引爆攻击坦克最为薄弱的顶部装甲来实现杀伤。但这种“操作”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对于末敏弹而言,便是通过“自锻破片战斗部”实现。所谓“自锻破片”,就是指炸弹战斗部爆炸后不产生正常金属射流,而形成的短粗高速侵彻弹体。
(“自锻破片”残骸)
末敏弹通过在两,三百米高空引爆产生“自锻破片”,利用其高速度,高强度,大密度,实现对坦克乃至坦克集群的杀伤。而为了应对末敏弹这种“大杀器”,现代主战坦克首先最该想到的法子便应该是增强顶部装甲,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我国先进坦克99a为例,以末敏弹120mm穿甲威力算,其首上装甲可以抗住,另外脆弱的炮塔装甲部分,另安装复合装甲,就大可万无一失了。
(末敏弹对坦克集群的杀伤效果图)
当然,迈入新时代,坦克的主动防卫装置对付末敏弹的效果应该更好。以俄罗斯“阿玛塔”坦克所装备的“霞石”系统为例,其在水平方向上对反坦克火箭弹,导弹乃至穿甲弹的拦截效果非常好,如果研制出垂直方向上的防护版本,无疑使末敏弹杀伤效果大减。
(“霞石”坦克主动防卫系统)
军情分析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欢迎大家点一波关注,科普更多的军武知识。
末敏弹是一种革命性的反装甲武器,它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传统炮兵依靠大范围无制导射击或精确制导炮弹攻击装甲目标的方式,相比于末敏弹,上述两种方式对付装甲目标都显得颇为昂贵,尤其是一些精确制导火箭弹的造价与一台坦克甚至不相上下,在大规模战争中很难打出好的交换比。而末敏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首先要明确,末敏弹不是精确制导武器,更不是导弹,只是一种特殊的弹头,可以装在任何大口径火炮上发射。其原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普通火炮只需要将这种炮弹发射到敌方装甲集群的范围内,如果是普通炮弹那就只有要么砸中坦克(包括近失)要么砸不中两种结局。但这种炮弹会在坦克上空打开降落伞,在缓缓下落的同时自动检测目标,一旦发现装甲目标就触发引信,发射内置的破甲弹攻击他们的顶部装甲。穿甲威力达到100mm以上,这一穿深对付坦克的正面装甲宛如隔靴搔痒,但是对于薄弱的顶部装甲来说就是毁灭性的了。毕竟目前成熟的三代坦克并没有考虑过对该类炮弹的防护。
至于防御,主流的三代坦克对这种全新概念的武器并没有太多的办法,仅有的几种如烟雾遮盖、设置假目标甚至隐身涂料也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知道这些 *** 相对于一枚末敏弹而言造价都显得极为昂贵,而这正是末敏弹的战略意义。目前比较靠谱的防御 *** 只有一种,那就是在炮弹发射之前,先摧毁敌人的火炮发射阵地。
末敏弹是一种成本低廉却威力强大的反坦克武器,它可以从火炮或火箭弹上发射,可以好几枚一起发射到一个目标区域,展开自己的降落伞后自动搜索目标并攻击。因为重量的限制,坦克的顶部装甲没有主装甲那样的防御力,而末敏弹的穿深可达150㎜,足以击穿坦克顶部装甲,给坦克致命一击。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装备了末敏弹,但能防御住末敏弹攻击的没有几个。那么末敏弹是怎么发动攻击的呢?
和普通反坦克导弹一样,末敏弹使用的也是破甲战斗部。但普通反坦克导弹的战斗部产生的是一股高速金属射流,飞行一段距离后就会被拉断,失去破甲能力,这就是格栅和间隙装甲的原理。末敏弹的战斗部虽然也是破甲战斗部,但产生的是一条粗短的,有一定形状的金属条,它很稳定,即使飞行上千米都不会断裂。而且它的飞行速度高达2000米每秒以上,比坦克主炮发射脱壳穿甲弹的初速还高,因此这个金属条就像穿甲弹一样,具备强大的威力,在一百米外可以击穿150㎜左右的装甲,足够击穿坦克顶甲了。
末敏弹的价格和坦克相比如同九牛一毛,但一枚末敏弹就能毁掉一辆坦克,这样的性价比让很多国家都装备了它。但比较尴尬的是,现在还没有好的 *** 可以防御末敏弹。反应装甲虽然可以减小反坦克导弹的穿深是因为它干扰了反坦克导弹的金属射流,但金属射流直径小,末敏弹的金属条直径比较大,这使得反应装甲并不能干扰末敏弹的攻击。在现有的技术下,防御末敏弹还只能依靠增加坦克顶甲的厚度,这只能在新式坦克上使用。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末敏弹才具有这么强大的威力。
迫击炮配合末敏弹,能像反坦克导弹那样对进攻性的装甲集团进行有效的打击吗?
可以120㎜迫击炮末端制导 智能攻击型能做到,也有这种产品,只是用来打地面低速高价值单个目标的(坦克装甲车 导弹发射车雷达车等),和155㎜等重型榴弹炮同类炮弹区别就是射程不够远,威力逊色一些毕竟炮弹体积不同嘛,155炮弹一次能带3发以上末敏弹攻击(子母弹方式),优点是迫击炮机动性比155炮好得太多太多,空降啊甚至8*8小山猫带着狂奔啊都能,灵活性更胜一筹!如有前方特种兵打击距离内有效指引目标,必须指哪打哪!
当然可以,目前迫击炮用的末敏弹一般都是120mm这样的大口径迫击炮配备的,所以可以配备营和团一级的炮兵分队。比如我军中型和重型合成营中的火力连使用的PLL05轮式120迫榴炮和10式履带式120mm迫榴炮就可以使用。在进行防御作战时,120迫击炮/迫榴炮分队既可以用集火的方式对敌方的装甲冲击集群打出普通末敏弹群,又可以使用单炮对敌方单个装甲目标打出精确制导末敏弹进行攻击。
末敏弹虽然自身也有传感器,能够在抛出弹体后对地面一定范围进行扫描,但是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导弹药,因为它没有动力,也没有制导机构。它是依靠自身旋转并借助降落伞延缓下落速度的方式来实现一定时间的对地扫描,当发现目标后,起爆自锻成形战斗部,使用自锻成形的高速弹丸来对坦克薄弱的顶部或者发动机部分进行攻击。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迫击炮在使用它攻击运动中的冲击集群时有一些限制和技巧。主要是需要预先计算落弹区域,要确保弹体抛出末敏战斗部的时间点刚好与地方冲击集群到达末敏弹扫描区域的时间点相吻合,这样才能取得战果。
末敏弹的出现,使得曲射火炮类武器在间瞄反坦克作战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具体在迫击炮方面,它使得120迫击炮具备了10公里以内的反装甲能力,也让营以内分队的反坦克火力臂从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的视距内打击延伸到了视距外。这对营以下分队的防御而言无疑是相当大的加强。
中国末敏弹技术怎么样?
回答一波,末敏弹是现代坦克的最重要的克星,专门给主战坦克开天灵盖的。
这个问题我此前专门写过文章,分享给大家。
在去年中国举行的装甲与反装甲日活动中,除了大量的装甲车辆之外,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专门用于反装甲的武器装备,显示了中国在该领域既有进攻之矛,又有防御之盾。在攻防两端均有性能不俗的武器,这位中国武器的潜在客户提供了各种采购组合,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事实上,在反坦克领域,中国除了大名鼎鼎的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和98式火箭筒之外,中国还发展出了更多打击方式,逐渐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些打击方式中,不得不介绍一下中国研发的末敏弹。这些年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末敏弹的相关制造技术,这种炮弹成为几乎所有坦克闻风色变的致命杀手。根据公开资料,末敏弹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弹药,主要用于自主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这种弹药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是现在各国重点研发的新型武器之一。这种弹药针对装甲防护非常强大的坦克有奇效,一枚命中顶部装甲就可以报废一辆主战坦克。目前掌握末敏弹技术的国家包括美、德、俄和中国等极少数几个国家。上世纪八五期间,中国开始展开研究末敏弹的相关技术,经过将近20年的持续突破,中国全面掌握了末敏弹的全部技术。根据中国末敏弹项目研发总师杨绍卿介绍,中国研发的末敏弹的主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对目标的命中率比国际更好水平高近30个百分点,成为“我军最有效、更具威慑力的远距离反装甲武器,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让我军在打击坦克等装甲目标的时候,除了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之外,又有了一种全新的打击方式。根据 *** 资料,中国在最初研发末敏弹的时候,最初曾引进过俄罗斯的相关技术,但是随着中国技术的持续进步,中国在该领域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根据媒体报道,2007年的时候,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曾与北方工业公司协商,准备引进中国的末敏弹控制与目标探测识别组件与技术用于本国末敏弹的技术升级,同时双方将继续开发末敏弹的市场。现代装甲部队有何手段防御远程火炮发射的末敏攻顶的袭击?
目前装甲部队并没有任何的手段能防御末敏弹的打击。
其实只要咱们简单了解一下末敏弹的工作流程和坦克、装甲车的防御手段就明白了。
末敏弹,首先是通过榴弹炮、火箭炮发射,每颗炮弹里装有2枚以上的末敏弹。炮弹、火箭弹飞到某片区域以后,炮弹里抛出末敏弹。
然后,末敏弹打开自身的降落伞,向地面降落。这是问题的关键。
在下降的过程中,末敏弹自身带的传感器向下方扫描,当发现有敌方装甲目标的时候,降落到合适的高度,末敏弹爆炸,产生的金属射流,击穿坦克、装甲车的顶部装甲。
实际上现在的主战坦克大多都装有主动防御系统,可以拦截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当坦克发现有导弹、火箭弹向自己打来的时候,会计算好方位、时间,在导弹、火箭弹来的路上,打出一片拦截弹幕,提前将其引爆。
主战坦克也都有烟雾发射装置,发现威胁,譬如遭到敌方的激光照射,被敌方导弹锁定,就会自动触发干扰弹,在坦克的周围打出一片烟雾、红外弹幕,使对方无法瞄准。
坦克对导弹、火箭弹有一套办法,但是,这些办法都要有一个前提:发现!
你得是提前发现,才能拦截或者干扰。
坦克怎样才能发现导弹、火箭弹的袭击呢?热、能量。不论是导弹还是火箭弹,它都是依靠发动机的热能推进的。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热、红外。坦克就是提前探测到了有强烈的热、红外信号,才知道是导弹、火箭弹过来了。如果有激光、或者其他设备对他发出光、电磁信号,对它进行照射,坦克、装甲车也能发现,从而出发防御系统。
必须有能量,有热量,坦克、装甲车才能形成防御的前提:发现。
你向它扔一块砖头,肯定没事,它探测不到,因为砖头没有尾部的火焰。
末敏弹,就相当于砖头。
它是自由下坠过来的。它脱离炮弹以后,向下落,这个过程,它不产生热量,没有尾焰,没有红外特征。这是它跟导弹、火箭弹的根本区别。末敏弹在下降的过程中需要探测目标,但它的探测是被动探测,它只是被动的接收下方的红外信号,自身并不向外发射信号。
就像传统的雷达,它首先是先向外发射信号,信号碰到物体之后,反弹回来,接收机再接收信号。这个雷达就是自身向外发信号。有些导弹是激光制导,它需要用激光照射目标,然后导弹再找到激光指示的点,打过去,它这也是向外发射信号。
但末敏弹的红外探测,只是被动的接收下方目标的热能。
发射信号,就可能被坦克、装甲车发现。而末敏弹不发射信号,自然也就无法被探测到。
末敏弹,没有尾焰,没有红外特征,自身有不发射信号,坦克、装甲车,根本就发现不了它的存在。不知道它来没来,不知道它啥时候来,更不知道它在哪里,自然也就谈不上如何防御了。
末敏弹现在是打击大规模装甲集团的神器,坦克、装甲车在末敏弹面前没有抵抗力。末敏弹更大的优势就是:无法提前被探测到。如果说现在有办法能探测到末敏弹,剩下的就不叫事儿了。你是发拦截弹还是发干扰弹,自由发挥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拦截、干扰得在末敏弹爆炸之前实行。要是等它落到合适位置,引爆,一条金属射流打下来,那就只能等死了。现在的坦克主动防御系统能用爆炸破片提前引爆来袭的导弹、火箭弹,但拦截末敏弹的金属射流,肯定是没意义。
最后说一嘴,严格的讲,末敏弹也发射信号,因为通常它还得带个小雷达。但这咱们就不详细探讨了,不然又得来半篇。
我建议简单化无人智能化,伪装隐蔽化。真真假假诱饵敌暴露自己。无论装甲多厚有矛就有盾,最终是双方消耗。未来的战争只是手段和技术技巧的对抗。比如精确打击,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即使设计一种钢铁侠最终还有攻克它的武器。不如简单用数量取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末敏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末敏弹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cjzx/1870.html发布于:2024-08-1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