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书的作者是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汉书的作者是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史记对汉书的评价?

史记对汉书没有任何评价,因为不可能评价。

史记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汉书成书于公元80年东汉时期。两者差了快两百年,司马迁又不会未卜先知,怎么可能对两百年后的小老弟做出评价呢。

倒是汉书这个后来者,对于史记非常的恭敬,大段大段的摘抄史记,这本也无可厚非,毕竟那个年代资料少,史记又写的多。但问题是汉书的作者抄史料的时候直接来了个复制黏贴,一个字不改,以至于两本书多处高度雷同。

甚至个别地方他觉得司马迁写的不过瘾,抄完后又加了一些场景描述或者动作细节。

汉书是中国之一部史书是谁写的?

汉书是中国之一部史书是班固写的。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之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历经20多年编撰而成,后来由唐朝的颜师古为之释注。班固是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等。

《汉书》全书共80多万字,有100多篇,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

《汉书》是中国之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之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作者简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并称什么?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着,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中国之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这部书记载了整个东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近二百年的历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这四本史书不像后面的二十史,只有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很低,而前四史历来被史学家和文学家共同尊崇。

至于原因,前四史都是作者的个人行为,近乎是耗费一生的经历在写书。官方的作用很小,不是以宣扬统治者的主体思想为目的,再加上前四史的作者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史学家所著史学文献也为后代人了解历史提供了众多参考。《史记》文学修养极厚,艺术手段高妙,对古代的小说、小说,传记文学散文等,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其中,《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写。

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三国志和汉书哪个成书早?

汉书成书早。汉书作者是东汉班固,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蜀汉与西晋人。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之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更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汉书是中国第1部经传本?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之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之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52.65万余字。司马迁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

河南洛阳汉武帝陵内的汉武帝塑像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 *** 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也堪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人们将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而二人也被并称为“史学两司马”。

《史记》作为中国史学史上之一部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不仅在古代中国史学史研究上具有辉煌的成就,甚至在世界古代史学史的研究上也是成就非凡的。《史记》开启会通古今撰成于一书的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的史学家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书的作者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书的作者是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cjzx/2597.html发布于:2024-08-14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4 条评论,29人围观)
网友昵称:古佛孤灯
古佛孤灯V游客 沙发
2024-08-14 14:49:17 回复
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
网友昵称:蓝天白裙少女
蓝天白裙少女V游客 椅子
2024-08-14 19:01:25 回复
者抄史料的时候直接来了个复制黏贴,一个字不改,以至于两本书多处高度雷同。甚至个别地方他觉得司马迁写的不过瘾,抄完后又加了一些场景描述或者动作细节。汉书是中国第一部史书是谁写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史书是班固写的。《汉书》,又称《前汉书》,
网友昵称:人生不过梦一场
人生不过梦一场V游客 板凳
2024-08-14 16:43:08 回复
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作者简介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
网友昵称:微风不燥你很好
微风不燥你很好V游客 凉席
2024-08-14 20:21:35 回复
编对于汉书的作者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书的作者是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