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 *** 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 *** 为什么会失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民革命胜利的原因?

胜利原因:

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④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⑤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⑥辛亥革命对近代化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国民革命非但没有胜利,而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其原因是复杂的,在客观上,由于国际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 *** 内的反动,集团的突然叛变遍他们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 *** 还处于幼年阶段,理论水平和领导经验都不成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自愿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因此,国民革命失败了

有人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国军败得最惨的战役,究竟有多惨?

说最惨是有道理的,有人可能会拿豫湘桂战役说事,两者不可相提并论,豫湘桂当然是大败,不过是大溃逃,中条山却败得惨烈,失去建制指挥后溃逃是有的,但宁死抵抗的也不乏其人,高级将领军长师长、中将少将10多位或阵亡或自戕或伤重被俘后遭日寇杀害,18万军队折损过半,阵亡44000人,被俘37000人,反观日军伤亡总共不到3000人,战损比高达12:1,老蒋称之为“抗战史上更大之耻辱”,不过实话讲老蒋真没资格说这话,或者这话应该是说给他自己听的,是他自己导致的“更大之耻辱”。

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国民革命胜利的原因?)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绵延170公里,纵深达50公里,更高峰海拔2321米,平均海拔1249米,抗战爆发后,随着山西境内各关隘相继失守,中条山防线的战略地位愈显重要。

国民 *** 也意识到抗战之中条山防线“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性,所以中条山虽地处山西,但却不是晋绥军的防区,也不划归阎锡山的第二战区防守,而是直接由 *** 的中央军来防守,总共26万大军,由之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统帅。

从1938到1940年的3年时间里,日军为打通潼关、洛阳军事通道,对中条山防线发动了多达13次进攻,但在卫立煌将军的卓越指挥下,国军与地方部队紧密配合,日军的进攻屡战屡败,所以几年来一直与4个师团日军形成对峙之势,中条山防线相当稳固,一度被称为“中国的马其诺”。

原本守军有26万,后来随着战局变化陆陆续续调走一些部队,就在这次开战前,由于对西安事变耿耿于怀,蒋介石下令把有中条山防守“铁柱子”之称的杨虎城部队第4集团军也调走了,这时防守中条山的就剩下第5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人数也急剧下降到不足18万人。

还有,由于在中条山抗击日军时,多次联系八路军互通情报协同抗敌,卫立煌将军也遭到了老蒋的猜忌,在1941年春,也就是中条山战役开战(1941年5月7日)前不久,以述职为由把卫立煌将军召回重庆,随后竟给软禁起来(直到开战前2天才返回防线),然后老蒋派自己的“心腹”参谋总长何应钦去指挥中条山防线。

临阵换将,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大忌。何应钦到了之后对中条山的情况“两眼一抹黑”,连哪只部队驻防哪里都没搞清楚,下面的部队也是人心浮动,内部各种问题凸显,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不如卫将军在的时候,可这时的日军却已经磨刀霍霍久矣。

日军对这次中条山战役可是做了详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的。

早在1941年1月30日,侵华日军就提出了“1941年的作战特别期待于在华北消灭山西南部中央军的一战”,也就是中条山之战。

之后日军开始调兵增兵,从华中抽调第17和第33两个师团,配属给华北方面军,又从关东军调集第32、83飞行战队,以第3飞行集团的主力在运城和新乡机场担任空中配合。

随后,日本华北方面军调整所辖兵力后,确定了参加中条山会战的力量,由第1军(第33、36、37、41师团及第4、9、16独立混成旅团等)和方面军直辖兵团(第21、35师团及第3飞行集团等)组成,总兵力达7个师团约10万余人,由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多田骏中将指挥。

日军不仅兵力大增,作战准备也丝毫不马虎,不仅对参战部队专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山地战训练,还派出间谍特务渗透进国军防区,甚至进入驻军阵地,把防区部队和火力点配置情况探查得一清二楚,日军特种兵更是空降到国军各部队指挥部附近,意图对国军指挥部来个“斩首行动”。

所以战役开始后,国军的指挥系统和重要火力点很快就被摧毁殆尽,指挥系统瘫痪以后,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很多国军部队成了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防守火力点被炮火和飞机炸毁后,相比日军本就火力薄弱的国军更是无法坚守阵地,不少部队开始大溃退。

除此之外,被日军分割包围在阵地上的国军部队竟然出现了“断粮三日”这样匪夷所思的现象,本来是在自己固守的阵地上,为何会出现一被围就断粮的情况呢?原来这是国军在战役开始前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导致,连粮食储备这样最基本的工作都没做好,怎么能不惨败呢?

当然,要说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中条山防线指挥层的问题,前面已经说了,这么大的战役开始前竟然临阵换将,对日军战法最熟悉、作战经验最丰富、指挥部队最得力的卫立煌将军被老蒋滞留在重庆迟迟未归,临时派了个不怎么会打大仗的参谋总长何应钦过来,还来不及熟悉防务情况呢,战役就开始了。

当然也有一些部队在各自为战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英勇无畏、可歌可泣,不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战士,涌现出不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但对于战役的局面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向中条山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抗日将士们致敬!


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有多惨?历时仅一个来月的中条山战役,被俘3.5万,阵亡4.2万,12位 *** 将军殉国,其中9位将军战死或自杀殉国,3位将军被俘后遭日军残杀,伤亡校级军官几百人,这是14年抗战史罕见的战况。殉国将军名单:

1、唐淮源——第3军中将军长

2、寸性奇——第12师中将师长

3、邢清忠——第65师中将师长

4、金述之——第3军军械处少将处长

5、王竣——新编27师少将师长

6、陈文杞——新编27师少将参谋长

7、梁希贤——新编27师少将副师长

8、金崇印——第17军少将参谋长

9、万金声——第15军少将附员

10、张世惠——第14集团军参谋处少将处长

11、刘克信——河北民军少将参谋长

12、李石安——第12师政治部少将主任

其中第3军中将军长唐淮源的自杀身亡,铮铮铁骨震撼日军,中国人的抵抗意志之坚决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是开战三天后的1941年5月10日凌晨,第3军阵地被攻破,上午时分,唐淮源率部退至温峪一带,打算由此撤往五福涧时遭遇日军,双方展开血战,唐部损失惨重,唐淮源率残部退往西边方向的大寺坪、马蹄沟,两天后12日退至尖山,又陷入日军重围,唐淮源组织部队进行突围,血战3次未能成功,此时天降大雨,唐部伤亡过半,粮弹耗竭,唐淮源仰天长叹大喝一声:“我如何能做俘虏?”说罢举枪自戕,部属拦阻不及,殁年56岁,可谓中华军魂!

其中寸性奇师长身负重伤由士兵抬着,为避免拖累部队突围,在转移途中拔剑自刎!年仅45岁,不愧铮铮铁骨中华好男儿!

其中梁希贤副师长在危急关头为避免被日军俘虏,毅然决然跳入黄河自杀,年仅41岁,又一位宁死不降中华好儿郎!

其中金崇印参谋长中弹被俘后,面对日军许以高官厚禄的威逼利诱,丝毫不为所动,日军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于7月16日枪杀了金崇印,年仅46岁,不愧为坚贞不屈的中国军人!

其中张世惠少将处长中弹被俘后,拒绝回答日军任何问题,与10余位军官一起被穷凶极恶的日军用机关枪扫射杀害,一位将军带领一群坚贞不屈的中华好男儿!

其中李石安少将主任突围时和妻子连同几个月的孩子一起被日军俘虏,经过高官厚禄引诱和酷刑,李石安始终不为所动, *** 大发的日军士兵竟然当面猥亵他的妻子,李石安怒从心头起,抄起地上的一把斧头,向日军首领砍去,10余名日军立即围攻过来,他一人持一斧力战众倭寇,终因不支被日军刺刀刺死,其妻子皆同时被杀。

李石安不愧为真英雄、真男人、真爷们儿!看到倭寇侮辱自己的女人,敢于义无反顾舍命相拼去保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妻子一起同生共死,可敬可叹!

尽管有这些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将领和军官,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勇敢士兵,但中条山战役还是以惨败收场,中日战损比高达12:1,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更大之耻辱”。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其一:

日军这次是全力决战,志在必得,防守的国军对日军实力缺乏清醒的认识,战前的中条山防线在卫立煌的26万大军对峙4个日军师团的情况下,的确保持了防线长期稳固,自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

但日军为进行中条山战役增兵至7个师团接近10万大军,这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明显向日军倾斜,可这时中条山的国军部队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把被称为“中条山铁柱子”的第4集团军抽调走了,这时中条山的兵力只剩下17万多人,这一增一减,中条山的中日军队力量差距就更大了。

其二:国军战前准备不足。

相形之下,日军却进行了认真的战前准备,部队进行山地战强化训练,可谓兵精粮足,而国军上层作战思想意识不足,下层部队更是没有做什么大战前必须的应战准备,就连最基本的粮食储备都没有做,以至于竟出现了在阵地上被远道奔袭的日军围困后“断粮”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三:国军指挥失当、甚至可以说混乱。

整个战役国军高层始终没有什么完整、缜密的作战计划,所以在计划周密、指挥得当、配合有力的日军进攻下,防线很快就被攻破,指挥建制被彻底打乱,将领找不到部队,部队找不到将领,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局面,有的部队做了顽强抵抗,但更多的部队失去统一指挥后纷纷溃退,兵败如山倒,这样的状况下战役焉有不败之理?!

致敬中条山战役壮烈殉国的所有英烈!


以上原创回答希望题主满意,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杀猪宰羊都没这么痛快。所以日本人一直瞧不起中国人。

但是,同样的是中国人为什么在朝鲜战场上由一群羊变成了一群狮子。

这一直是西方大惑不解的地方。

最后得出结论,改变他们的是 *** 思想。由内在的精神上的改变而积累到外在的风格的突变。

918事变失败原因?

失败的原因,是蒋介石,张学良下的不低抗命令,害怕引起大的冲突,命令部队刀枪入库,任由日本人屠杀,几十万大军不放一枪撤往关内,留下飞机大炮轻重机枪弹药等大量军用物质,致使富绕的东三省很快落入日本人手中,使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有了稳定后方,三千万东北同胞沦为日本人奴隶

国民革命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点?

共同点:1、性质相同: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后果相同:都获得巨大功绩,前者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最终都失败了。

3、失败原因相同: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镇压。

豫湘桂战役中,国军失败为何如此之惨?

有指挥失误,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国军的消极避战,观望等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府对抗战的前途一直比较悲观,但太平洋战争一爆发,日本开始挑战强大的美国,国府顿时认为日本一定会失败,抗战一定会胜利。

当然,这种分析是正确的,日本的工业能力不过美国的二十分之一,之后,美国果然开始反攻,到了44年,形势一片的大好。

所以,国府认为日本必败,就没有必要消耗自己的军力了,开始消极避战,观望战争的胜负。

这种思想从上到下,最终瓦解士气,当日本猛然垂死挣扎时,一败涂地。

这场败仗的影响是很大的,当时盟军一片高歌猛进,中国却一败涂地。因此,盟国开始十分轻视中国,美国认为只靠中国无法战胜日本,所以在谈判中对苏联让步,牺牲中国在蒙古的利益,换取苏联出兵攻击日本。

平津战役国军失败原因?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 ***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 *** 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性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最终 *** 军完败。 *** 战败的原因:

1、 *** 指挥决策的失误,是南撤还是西撤摇摆不定,顾虑重重。傅作义不是黄埔系的蒋个石嫡系部队,对蒋介石的命令也不是绝对服从。

2、装备精良的东北野战军趁敌不备入关,打乱了傅作义部队的计划。

3、 *** 的军队,在毛主席为首的英明领导下,指挥决策正确,行动迅速,作战勇敢。歼灭了傅作义的王牌35军,仅用30多个小时解放了陈长捷防守严密的天津,促进傅作义放下抵抗的决心。

4、 *** 的地下情报工作出色,傅作义的女儿傅秋菊就是 *** 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 *** 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 *** 为什么会失败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qcrw/3921.html发布于:2024-08-16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5 条评论,23人围观)
网友昵称:初念浅、转念深
初念浅、转念深V游客 沙发
2024-08-16 09:03:15 回复
条山却败得惨烈,失去建制指挥后溃逃是有的,但宁死抵抗的也不乏其人,高级将领军长师长、中将少将10多位或阵亡或自戕或伤重被俘后遭日寇杀害,18万军队折损过半,阵亡44000人,被俘37000人,反观日军伤亡总共不到3000人,战损比高达12:1,老蒋称之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不过实话讲
网友昵称:小吃貨°
小吃貨°V游客 椅子
2024-08-16 02:30:55 回复
共产党员。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网友昵称:初念浅、转念深
初念浅、转念深V游客 板凳
2024-08-16 06:30:28 回复
改变他们的是毛泽东思想。由内在的精神上的改变而积累到外在的风格的突变。918事变失败原因?失败的原因,是蒋介石,张学良下的不低抗命令,害怕引起大的冲突,命令部队刀枪入库,任由日本人屠杀,几十万大军不
网友昵称:小萌宝^ō^
小萌宝^ō^V游客 凉席
2024-08-16 02:33:36 回复
部队,将国民党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性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最终国民党军完败。国民党战败的原因:1、国民党指挥决策的失误,是南撤还是西撤摇摆不定,顾虑重
网友昵称:依稀故人在
依稀故人在V游客 地板
2024-08-16 01:54:34 回复
,但太平洋战争一爆发,日本开始挑战强大的美国,国府顿时认为日本一定会失败,抗战一定会胜利。当然,这种分析是正确的,日本的工业能力不过美国的二十分之一,之后,美国果然开始反攻,到了44年,形势一片的大好。所以,国府认为日本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