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包子馒头的来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包子馒头的来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谁知道哪个地方的馒头叫包子,包子叫馒头的啊?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管没馅儿的,叫作馒头,山东等地又称为“馍”,或者“饽饽”。有馅儿的,则叫作包子,如“狗不理包子”。  而南方地区,比如吴语区(上海、苏州、杭州)、粤语区,则常常将有馅儿的,也叫作“馒头”,但不称“馍”或“饽饽”。比如上海老城隍店的“蟹粉小笼馒头”、无锡王兴记的“生煎馒头”,其实都是包子。  这些称谓,因地域不同,会有变化,也是语言多样性的体现。

馒头的由来与历史典故?

馒头是三国的诸葛亮发明的。

馒头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国时代。据《诚斋杂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又据明朝郎瑛所撰《七修类移》说:“馒头本名蛮头。”当年诸葛亮亲自率兵征伐割据于云、贵一带称霸的孟获,七擒七纵。叛乱既平,凯旋回师至泸水时,忽然间狂风急浪,兵难以渡。当地人告诉诸葛亮,说是“猖神”兴风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个人头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风浪。诸葛亮不忍用人头来祭泸水,便“偷换内容”而“迁就形式”,有了这桩机巧的发明创造以祭“鬼神”。 

诸葛亮始创的馒头,毕竟须夹入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后人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们俗称的“馒头”。而有馅的则被称为“包子”。

馒头起源于人头祭祀,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发明。传诸葛亮班师回朝时至泸水,竟遇大风大浪而无法度过,当地人传因为之前战争中战死的冤魂作祟,于是诸葛亮用面做成人头形,取名“蛮头”进行祭祀,安抚亡灵。后传为馒头。

馒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野蛮时代。当时,人们用发酵的面团 *** 一种人头形的食品,称之为“蛮头”。据传,这种食品是诸葛亮在征讨南方部落时发明的,用来满足士兵的食欲。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蛮头”逐渐演变为禽肉馅的食品,并被赋予了新的名称——“馒头”。

在古代,馒头曾被视为一种高级食品,只有在特殊场合才能享用。例如,三国时期,馒头曾是皇家和贵族的食品之一。到了宋代,馒头的种类和 *** *** 逐渐丰富,并开始在民间流行。

在现代,馒头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主食之一,并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口味和 *** *** 。除了传统的肉馅馒头外,还有豆沙馒头、芝麻馒头、玉米馒头等。同时,馒头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喜爱。

馒头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后,诸葛亮率军向西南云南进发,遭到当地部落的骚扰。他们用活人祭祀。诸葛亮不忍这种野蛮的做法,就用小麦磨制的面粉做成馒头形状祭祀。这就是馒头的由来。

馒头由来:

因为做了是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是称为蛮头,后改用曼头用以避讳,再后加了食旁成为现在的馒头。

馒头历史典故: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讨伐他。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另一个办法:用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因为称“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

馒头的来历简写?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六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

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

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从此,在民间既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如今的馒头。而有馅的,则成为包子

包子馒头起源于哪里?

馒头是我国的传统面食,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在江南地区,一般在 *** 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馒头叫做包子,而普通的馒头叫白馒头。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馒头也叫馍馍.此外,《知音漫客》的漫迷也叫“馒头”,邵雨涵专辑也叫《馒头》

馒头的起源距今已1700多年,它的创造者据说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包子馒头的来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包子馒头的来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shcs/1351.html发布于:2024-08-12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3 条评论,43人围观)
网友昵称:盐不及泪咸
盐不及泪咸V游客 沙发
2024-08-12 08:53:38 回复
。 诸葛亮始创的馒头,毕竟须夹入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后人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们俗称的“馒头”。而有馅的则被称为“包子”。馒头起源于人头祭祀,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发明。传诸葛亮班师回朝时至泸水
网友昵称:一生嚣张
一生嚣张V游客 椅子
2024-08-12 05:51:51 回复
常常将有馅儿的,也叫作“馒头”,但不称“馍”或“饽饽”。比如上海老城隍店的“蟹粉小笼馒头”、无锡王兴记的“生煎馒头”,其实都是包子。  这些称谓,因地域不同,会有变化,也是语言多样性
网友昵称:前尘未谋
前尘未谋V游客 板凳
2024-08-12 08:44:52 回复
,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发明。传诸葛亮班师回朝时至泸水,竟遇大风大浪而无法度过,当地人传因为之前战争中战死的冤魂作祟,于是诸葛亮用面做成人头形,取名“蛮头”进行祭祀,安抚亡灵。后传为馒头。馒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野蛮时代。当时,人们用发酵的面团制作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