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什么朝代

1、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朝代。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被誉为“释源”。它建于东汉明帝时期。据史书记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遂派使者前往西域寻求佛法。使者在大月氏国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中国弘法。两位高僧来到洛阳后,明帝为他们建立了白马寺,作为传教和居住的场所。

2、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之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之一座官办寺院,有中链渗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3、白马寺创建于汉朝,具体时间是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白马寺,中国之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之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4、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之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目前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

5、是互助县旅游景区中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白马寺始建于公元十世纪末(藏传佛教后弘期),又名金刚崖寺,因山崖有一尊金刚佛像的石雕像而得名,藏语称“玛藏观”,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寺总面积4516平方米,全寺由居于半山崖的经堂、僧舍、石窟、金刚佛像、和大佛塔组成。

6、相传东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金人在宫殿上空盘旋,遂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翌年建寺。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劳,故取名白马寺。建成之后,又经宋、元、明各朝重修,才形成今日的规模和布局。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哪个朝代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朝代。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被誉为“释源”。它建于东汉明帝时期。据史书记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遂派使者前往西域寻求佛法。使者在大月氏国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中国弘法。两位高僧来到洛阳后,明帝为他们建立了白马寺,作为传教和居住的场所。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之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之一座官办寺院,有中链渗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白马寺是中国之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之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世界佛教的集大成者。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朝代。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寺庙。关于它的创建年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白马寺的创建背景 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为了传播佛教文化,佛教信徒开始兴建寺庙。洛阳白马寺作为其中之一,应运而生。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之一座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为200亩,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1961年,洛阳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洛阳白马寺创建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洛阳白马寺介绍、洛阳白马寺创建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shcs/2401.html发布于:2024-08-14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1 条评论,30人围观)
网友昵称:盐不及泪咸
盐不及泪咸V游客 沙发
2024-08-14 16:19:30 回复
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洛阳白马寺创建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洛阳白马寺介绍、洛阳白马寺创建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