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同治皇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同治皇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被迫自杀是时,已有身孕是真的么?

以目前的清朝医案记录而言,没有发现孝哲毅皇后有孕的记载,而且清代后宫制度规定,一旦查出后宫有孕,便要有一系列相应的重点保护措施,不会毫无记载。

由于清朝皇帝大多生育能力不强,所以清朝内宫御医对后宫后妃的怀孕情况一直都有详细的记载。

后宫医案记录中对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怀孕并未记载,因此就目前资料可以认定死时未有身孕。

阿鲁特氏是慈安皇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当时慈安仍健在,慈禧虽然和阿鲁特氏有隙,害死她有机会,但要连续几个月瞒位阿鲁特氏有身孕,那是没有可能的。(阿鲁特氏是在同治死后三个月才自杀的)

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即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哲毅皇后,同时她还有个比较出名的封号“嘉顺皇后”。由于阿鲁特氏是慈禧政敌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同时又是慈安太后中意的皇后人选,所以在婚后,性格耿直、不善逢迎阿鲁特氏经常遭到婆婆慈禧太后的刁难。同治皇帝死后,慈禧选择同治帝平辈的载湉继承皇位,这让阿鲁特氏处境尴尬,以至于在同治帝驾崩不满百日之时,阿鲁特氏便于居所储秀宫愤而自尽。阿鲁特氏去世后,关于她自尽时已怀孕的传言长久以来一直流传于世,但是根据查找清宫脉案和相关档案资料我们并没有发现阿鲁特氏有过怀孕的迹象。所以,此应当为讹传。

一、东后属意,正位中宫:

同治帝大婚时,两宫太后因为皇后人选不同而发生了严重的争执。同治帝嫡母慈安太后中意尚书崇琦之女阿鲁特氏,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却中意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两宫太后各怀心事、暗中较劲,都希望自己的人选能成为未来大清的皇后。由于两宫太后僵持不下,最终商定,由同治皇帝自己挑选皇后。最终同治皇帝选择了嫡母慈安太后推荐的阿鲁特氏为皇后,这让他的生母慈禧太后大为光火,认为同治皇帝是有意和她作对。为了挽回面子,慈禧强令同治帝将自己推荐的人选富察氏封为慧妃,同时享受贵妃待遇。所以对阿鲁特氏这个儿媳妇,她也是报以白眼,百般挑剔。其实,慈禧不喜欢阿鲁特氏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那就是阿鲁特氏是辛酉政变中慈禧的政敌-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被迫自杀是时,已有身孕是真的么?:同治皇后

二、帝后恩爱,西后干涉:

大婚后的阿鲁特氏与小自己两岁的同治皇帝恩爱情笃,两人经常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出身官宦世家、有着良好教育经历的阿鲁特氏对于时局和朝政之事有着自己清晰的判断和独到的见解,这让同治皇帝大为惊喜,同时也非常敬重自己这位皇后。相反,由于其母慈禧太后的缘故,同治帝对于慧妃则绝少理会,几乎不到她的宫中去。对于自己的人选遭到皇帝的厌弃,慈禧自然非常生气,以至于开始粗暴的干涉起了同治皇帝的私生活。他不许同治皇帝与皇后见面,同时又说慧妃贤惠,让皇帝多加亲近慧妃。同治帝对此非常厌恶,他既不能和喜欢的皇后在一起,又不喜欢惠妃,所以婚后的同治皇帝经常一个人独宿在乾清宫。

三、兄终弟及,含恨自尽:

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五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因病驾崩,由于同治皇帝无子嗣,所以继承皇位的人选一时间变得非常微妙。最终,慈禧太后力排众议,选择了醇亲王之子,四岁的载湉继承皇位,由于皇帝尚且年幼,慈禧太后就不得不再次“勉为其难”的垂帘听政了。由于载湉与同治皇帝是平辈,所以这让阿鲁特氏的在宫中的身份和地位非常尴尬,她既不是皇太后,又失去了原来中宫皇后拥有的权力和尊贵地位,而只能以新皇帝的寡嫂的身份与新帝见面,这种情况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上的不曾有过的,阿鲁特氏所处境况之艰难,可想而知。同治皇帝驾崩后,阿鲁特氏在宫中无依无靠,又对前途深感绝望,所以只能终日在住所储秀宫日夜哭泣,慈禧太后闻之,竟然派人传话,说皇后既然如此悲痛,那可以追随大行皇帝于地下。阿鲁特氏万念俱灰,最终选择自尽。年仅二十一岁。

四、陵寝被盗,再遭劫难:

在抗战胜利前夕,同治帝的惠陵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盗掘,在惠陵被盗后,由于东陵当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盗口一直到1952年清东陵成立文物保管所时才堵砌上。由于洞口长期未堵,当地许多百姓都到地宫里看过。当地流传说:惠陵地宫里那位娘娘的尸体一点儿未烂,面目如生。她浑身被扒得 *** ,肚子被剖开,肠子流了一地。社会上盛传这位娘娘是吞金死的,他们为了取金子,把娘娘的肠子从头到尾撸了一遍。 可怜的阿鲁特氏皇后。死后百年竟也落得这样的下场。如果当时阿鲁特氏腹中怀有婴儿遗骸,不肯能不会被传出来。

阿鲁特氏去世后,关于她自尽之时已经怀有身孕的说法不胫而走,一时间举国上下,坊间田边,都广泛流传,但是我们遍寻清宫脉案、存档已经各种史料都不曾寻到阿鲁特氏有孕的只字片语,况且当时咸丰帝中宫慈安太后尚在世,若阿鲁特氏真的怀有身孕,慈安太后作为中宫嫡母不会坐视慈禧残害皇嗣,虐杀皇后,所以,阿鲁特氏怀有身孕却是谣传,而产生这种谣言的根源就是朝野上下对于慈禧太后不按照“父死子继”的传统为同治帝立嗣的一种不满和 *** ,同时也是对于光绪帝帝位继承还是否合法的怀疑。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同治皇后下场?

根据史书记载,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是绝食而死的。同治皇帝死后,阿鲁特氏大恸大悲,不思饮食。“今古悲欢终了了,为谁合眼想平生”。干脆吞金自杀,不料获救得生。阿鲁特氏被抢救暂缓,又绝食。光绪元年二月,同治帝死后75天,年仅二十二岁的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

同治帝的皇后是否真的怀有他的遗腹子,真的被慈禧除掉了吗?

同治皇帝的皇后是阿鲁特氏,称为孝哲毅皇后,关于她是否怀有同治帝遗腹子和被慈禧暗害的传闻由来已久,而之所以有这些传闻其实还是与嚣张跋扈的慈禧太后有关而已,而宫闱秘史又不为人所知,这就导致各种传闻在民间流传。
▲孝哲毅皇后(1854.07.25–1875.03.27)

要想知道以上这些传闻是真是假,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阿鲁特氏是如何坐上皇后宝座以及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如何:

阿鲁特氏的身世

阿鲁特氏是蒙古族正蓝旗,她的爷爷是大学士赛尚阿,父亲是户部尚书崇绮,而外祖父是咸丰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之一端华,另外一位著名的顾命大臣肃顺又是端华的弟弟,身世已经够显赫了吧?这还不止,她还是恭肃皇贵妃的侄女,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所以阿鲁特氏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贵为皇后以后又被抬旗为满洲镶黄旗,她也是清代最后一位蒙古族皇后。

阿鲁特氏如何被选为皇后?

阿鲁特氏被选为皇后可以说是慈安太后的功劳,虽然不是慈安太后直接指定的但慈安太后的支持却是非常重要的,同治十一年选秀女时既被定为皇后,但其中过程是很复杂的,简单说就是慈安与慈禧两太后之间的较量,慈禧太后喜欢富察氏,而慈安更喜欢阿鲁特氏,双方都无法定夺就只有让同治皇帝自己挑选了,而同治皇帝并没有顺应生母慈禧太后的意思,而是选择了慈安太后支持的阿鲁特氏,这一片段在影视剧里曾经就有表现。

阿鲁特氏与慈禧太后的关系

虽然阿鲁特氏坐上了皇后的宝座,但是不要忘记慈禧太后可并不喜欢这个皇后,可想而知以慈禧太后的性格阿鲁特氏在宫中的生活不会愉快,加之阿鲁特氏的家世又与被慈禧除掉的顾命大臣端华、肃顺有关系,那就更不会善待自己这个儿媳妇了,据清室后裔传说慈禧曾想废掉阿鲁特氏,阿鲁特氏反击慈禧说到自己是大清门里抬进来的,可见阿鲁特氏也是十分刚烈的,所以阿鲁特氏在宫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同治帝驾崩以后的阿鲁特氏

自同治十一年被册立为皇后之后,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就驾崩了,我们这里不探讨同治帝的死因光说阿鲁特氏,进宫才两年多丈夫就去世了,再加上慈禧太后平日对她的责难,压力可想而知,而随着光绪皇帝即位,她的处境也十分尴尬,虽被尊为嘉顺皇后,但身在这样的宫廷里,身心怎么会好呢,所以就在同治皇帝驾崩七十四天之后也撒手人寰追随同治帝去了。
▲同治皇帝(1856.04.27–1875.01.12)

综上所述,阿鲁特氏进宫的开始也是悲惨生活的开始,夹在两太后之中面对自己的丈夫,很多苦是说不出来的,毕竟她与同治皇帝年纪都不大,阿鲁特氏怎么能够对付得了心狠手辣的慈禧呢。至于说怀有遗腹子的传闻其实并不可信,一来受慈禧太后打压同房的机会本就不多,二来同治皇帝死时才19岁,身体也一直虚弱,可以说大婚时还是个孩子,所以基本不太可能怀有遗腹子。而至于说她被慈禧除掉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同治皇帝驾崩后,阿鲁特氏对慈禧也就没什么威胁或者说不重要了,没必要除掉她,况且当时慈安太后还在,慈禧也不敢直接除掉她,所以一没必要二风险太大慈禧不会直接除掉她。

其实阿鲁特氏的死因在清东陵当地也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吞金自杀,而且就因为这个说法在1945年同治皇帝惠陵被盗时,因为阿鲁特氏尸体并未腐烂导致盗陵匪徒将尸体开膛破肚想找到吞下的金子,真是令人发指。总之阿鲁特氏的一生可以说悲情十足,死后尸体还遭到盗墓贼破坏真是悲惨至极了。而她的尸身不腐也是一大谜团。

▲同治皇帝惠陵

本文图片来自 *** 侵删。

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本来不是慈禧看中的皇后人选,随着同治皇帝的长大,眼看就到了成婚的日子,所以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开始着手为他操办婚事,当然最主要的是为皇帝选择一个贤良淑德的皇后了,但是在皇后的选择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在皇后人选当中,慈禧看重的是富察氏,而慈安看中的是阿鲁特氏,阿鲁特氏恰恰是皇后的不二人选,才貌双全,端庄贤淑知书达理,而不巧的是同治皇帝看上的也是阿鲁特氏。自小同治皇帝就和慈安走的亲近,慈安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形象,而慈禧确实一个严母,,所以同治从小就爱跟着慈安,加上选后风波,同治和慈安一伙儿,显得他们两母子不一条心,慈安才是他亲生母亲似的,这在慈禧心里肯定是气不过的。

尽管慈禧后期试图努力想要改变慈安和同治皇帝的想法,不立阿鲁特氏为后改立富察氏,但是均以失败告终,这样阿鲁特氏就成为同治的皇后,而富察氏只被立为妃子。慈禧仅仅在这一个问题上就看阿鲁特氏很不顺眼了。

婆媳关系的问题自古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两个人好像好久之前就有宿仇,而面对慈禧这个强势的婆婆,自然是不和她一条心的,加上她和咸丰十分恩爱,而慈禧却对咸丰的感情问题横加干涉,闹了很多不愉快,相反她和慈安走的却很近,各个方面导致了婆媳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

同治和阿鲁特氏和谐甜蜜的夫妻生活仅仅过了两年,同治17岁大婚,十九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按照道理来讲,两年的时间并且夫妻恩爱,肯定是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同治皇帝幼年的时候经常留恋于花街柳巷,并且有流传同治是患有梅毒的,这样的话他有生育能力的可能就很低的。如果阿鲁特氏真的曾经怀孕,按理说,在后宫应该是有记录的,但是这个被慈禧动了手脚也不得而知了,但是慈禧为了权力,将自己怀孕的儿媳逼死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她刚开始对这个儿媳妇就看不上。

同治皇帝在位的时候,她就和慈禧有很大的矛盾,但是总归还有丈夫来保护自己,而同治皇帝去世了,大权又掌握在慈禧的手中,她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最终还是绝食而死,但是否怀有身孕也只是属于后人猜测了,即便是怀孕,慈禧不想让这个孩子留下了也没办法,并且会毁掉所有证据,毕竟不能背上杀死孙子的恶名。

我是吾盂,我来回答。我并不认为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是因为怀有同治帝的遗腹子而被慈禧除掉的。

这种说法并站不住脚。

①清朝后妃有孕都会有很严格的保护措施,太医院中有那么多名太医每天就是干这事的。如果皇后真的怀孕的话,清朝的医案上不可能一点儿记载都没有。

②不合常理。同治帝是十月份生病,十二月份去世,不管说是史料上记载,他是因为天花去世的,是民间传说,他因为常年留宿花街柳巷而感染梅毒去世。那么皇后肯定是在十月份之前怀孕的,皇帝去世74天后,皇后也离开人世,如果皇后腹中真的怀有孩子的话,那胎儿已经有将近五个月了,当时慈安太后尚在人世,如果儿媳妇真的怀有儿子的遗腹子,慈安太后拼命也会保护的。

③慈禧没有必要迫害阿鲁特氏及她腹中的孩子。慈禧太后这个人虽然做事没有什么下限,但也向来是是无利不起早的一个人。就算阿鲁特氏腹中真的怀了同治帝的遗腹子,当时光绪皇帝已经进宫了,阿鲁特氏名分已定,就算这个孩子生出来,也不过是皇宫里多养一个人的事儿,有什么干系。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诺大的大清早不可能等着一个皇后十月怀胎之后生个孩子再立他为皇帝吧!这个孩子生不生的出来,对慈禧垂帘听政都没有什么危害,阿鲁特氏在皇宫中虽然不是什么逆来顺受的性子,但是跟慈禧太后去争权夺利的话,她还没有这个本事。那么慈禧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违去迫害孤儿寡母?

综上所述,我认为阿鲁特氏在同治皇帝身死之后,觉得生活无望,自尽循节而死,倒是更有可能。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关于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的死在一些史料中有记载。《翁同龢日记》写有:“嘉顺皇后卧疾已久,今益剧矣”,而清代官方则称“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总之说明她是病死的。那么她在死前是否怀有同治皇帝的遗腹子?至今还没有任何证据佐证,更谈不上被她的婆婆慈禧除掉一说。

当然坊间传闻同治死后,阿鲁特氏觉得自己地位尴尬,作为继任皇帝光绪的皇嫂,自己又向来与不喜欢自己的婆母慈禧不睦,丈夫已死,自己前路也无望,然后求问状元父亲崇琦,崇琦写了一字“死”,于是阿鲁特氏吞金自杀以死明志,但是这些都是传说未必是实。

说慈禧除掉同治的遗腹子也是无稽之谈。可以肯定的是阿鲁特氏生前没有留下遗腹子。咸丰的子嗣稀薄,只有一儿一女。作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同治承载了皇族传宗接代的大任,如果同治的妃嫔们有孕,后宫脉案不可能不记载;当时尚且有对阿鲁特氏亲厚的慈安太后还在,怀有子嗣这么大的事她不可能不知道,并且会排除万难保护怀有身孕的阿鲁特氏,以求母子平安。再则当时慈禧也要看慈安的东宫面子,没有能力在后宫一手遮天,更谈不上冒着杀死“亲孙儿”恶名,行祖宗礼法不容之事。

同治十七岁才大婚,因为和自己的亲妈慈禧不和,本来和自己选定的阿鲁特氏情深意笃,但是由于有个强势的妈——慈禧的介入,后宫生活也变得郁郁寡欢。皇后阿鲁特氏不善于逢迎慈禧,遭慈禧的厌恶,于是慈禧强令儿子亲近自己喜欢的富察氏,少年天子后宫之事也要受老妈制擎,逆反心起,干脆独宿养心殿,谁也不亲近,就算阿鲁特氏想要一个亲生孩子,这种几率都很小。阿鲁特氏和同治有遗腹子之说不过是一些人同情同治皇帝在慈禧高压威逼之下早逝的一种臆想罢了,纯属猜测毫无根据。

退一万步阿鲁特氏真的怀有“龙种”,一般女子都是“为母则刚”,她为了腹中的骨肉,为了报答同治立她为后的恩情,必然会选择坚强的活下去,把孩子养下来,不可能抑郁而死甚至轻生,她父亲可是正宗的旗人状元,满腹经纶刚正守礼,为了女儿腹中的正宗大清皇脉,断不会如坊间传言纵容女儿有轻生之举。

综上所述,阿鲁特氏怀有同治的遗腹子以及被慈禧除掉一说毫无根据,纯属无稽之谈。

同治帝的皇后是清代唯一一位阿鲁特氏皇后,最后一位蒙古族皇后。她19岁那年(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选秀时被同治看中立为皇后。不幸的是两年后(1875年)同治帝驾崩,不久她也离开了人间。有人说她是被慈禧害死的,死时肚子里还有同治帝的孩子,那么事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同治帝)

咱们就从阿鲁特氏选后的最后一次竞选说起,当时最后一场竞争是她和富察氏二选一。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的意见不同,慈禧太后看中年纪较小的富察氏,她认为这小妞和自己年轻时的性格有几分相似,她活泼可爱比较果敢。可是,慈安太后认为阿鲁特氏聪明伶俐,记忆力超人,读书能一目十行,还会左手写出漂亮的大字,并且她和自己性格像似,她端庄贤淑,温柔大方,选她当皇后是最完美的。

(阿鲁特氏画像)

两宫太后都认为自己所选的皇后是最合适的,争执激烈,最后她们就让同治皇帝决定选哪个美眉。同治帝满心欢喜地选了阿鲁特氏。慈禧尴尬了,感到亲儿子和自己不一心。

阿鲁特氏出身名门,她是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肃顺的哥哥)的外孙女,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崇绮的女儿。婚后她和同治帝夫妻恩爱,但是她的婆婆慈禧却不喜欢她,经常找借口强迫同治帝疏远她,挑拨她和同治的关系。

按照祖训大婚后的皇帝都要亲政。1873年慈禧不得已同意同治帝亲政,但是嗜权如命的慈禧太后仍然抓住朝廷大权不放手。有个这样的母亲同治帝也是无奈,他常常感到心中郁闷,出宫散心就成了排遣方式,不料得了天花,在1875年1月12日驾崩,年仅19岁。

关于阿鲁特氏之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自杀,另一种是说慈禧逼她自杀

慈禧不想当太皇太后,因为戴了太皇太后这顶帽子就得退休放权。她思虑再三就立了同治帝载淳的同辈、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自己的亲外甥、3岁的载恬为自己老公咸丰皇帝之嗣,让他继承皇位。这样一来她便可继续垂帘听政。

但是慈禧的这种做法把阿鲁特氏皇后推向了尴尬、难堪的位置。对阿鲁特氏来说现在的皇帝是自己老公的姨表弟,自己却是个皇后,这样的处境让她感到很难自处,有辱名节。

再说同治皇帝活着的时候慈禧就把她这个儿媳视为眼中钉,现在同治皇帝不在了,慈禧更是讨厌她,处处刁难她。慈禧常常冷言、冷语、冷脸相对。阿鲁特氏失去丈夫又要面对这样的婆婆整日以泪洗面。

阿鲁特氏皇后的父亲崇绮,派人打听出了慈禧对自己女儿的意思,认为女儿只有死路一条。他只好无奈选择帮助女儿自杀。对于这件悲惨的往事,

启功(崇绮为启功的三外曾祖父)说皇后死志已定,叫来崇绮,问该怎么死。崇绮跪在外面,问“不吃行不行”,皇后说行,于是绝食而死。

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皇后绝食而死,和同治帝死亡间隔不足三个月,可怜这位蒙古族皇后香消玉损,年仅21岁。慈禧命令将其厚葬,谥号孝哲。也可以说慈禧是杀害阿鲁特氏皇后的间接凶手。
(崇绮)

另外阿鲁特氏殉死,也是受家族刚烈门风的影响。阿鲁特氏的父亲崇绮每当想起女儿的死就会泪流满面。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西逃,崇绮护驾跟随。他的妻子在崇绮走后,怕受到洋人侮辱,就指挥仆人在屋内迅速挖两个大坑,全家老少13口,按昭穆为序,都进入坑内让仆人把他们活埋。仆人下不去手惊慌逃出。她独子葆初便点燃房屋,全家无一人贪生怕死,全部以身殉国。崇绮得到自己家室老小全部死亡的消息,悲痛欲绝。他又听说列强要弄死支持义和团的官员,他不想被鬼子捉住受辱,就选择效忠国家。留下绝命词:

“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

吊死在莲池书院。

由此看出阿鲁特氏全家都是刚烈之人,阿鲁特氏皇后在自己身处尴尬地位和慈禧的冷言冷语下而自杀也很有可能。

关于阿鲁特氏被慈禧逼死这种说法不靠谱。

阿鲁特氏死前慈安太后尚在世,慈禧只是个小妾,虽然年长慈安两岁,但总是称呼慈安“姐姐”,朝中大事都是慈安说了算。没有慈安的允许慈禧不敢下令让阿鲁特氏自杀。

(慈安太后)

多方认为她是伤心过度自杀。《翁同龢日记》写有:“嘉顺皇后卧疾已久,今益剧矣”,清代官方则称“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

阿鲁特氏死前是否怀孕

有野史说,同治帝死时,阿鲁特氏皇后怀有身孕,不想当太皇太后的慈禧要逼死她。

但是,清朝有宫规规定,凡事后宫嫔妃如有怀孕的人员,都会被朝廷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增派太医和仆人照顾,每天的生活细节都会记录在案,但是清朝医案记录里并没有关于阿鲁特氏皇后怀孕的记载。所以推测阿鲁特氏并未怀孕。

综上,阿鲁特氏皇后的死确是自杀身亡,她的死亡和慈禧有很大关系,但她死前并未怀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同治皇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同治皇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smjk/5297.html发布于:2024-08-17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3 条评论,28人围观)
网友昵称:爱ゝ若只如初见
爱ゝ若只如初见V游客 沙发
2024-08-18 02:03:07 回复
后的姑表外甥女,所以阿鲁特氏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贵为皇后以后又被抬旗为满洲镶黄旗,她也是清代最后一位蒙古族皇后。阿鲁特氏如何被选为皇后?阿鲁特氏被选为皇后可以说是慈安太后的功劳,虽然不是慈安太后直接
网友昵称:蘸点软妹酱
蘸点软妹酱V游客 椅子
2024-08-17 18:03:41 回复
阿鲁特氏本来不是慈禧看中的皇后人选,随着同治皇帝的长大,眼看就到了成婚的日子,所以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开始着手为他操办婚事,当然最主要的是为皇帝选择一个贤良淑德的皇后了,但是在皇后的选择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在皇后人选当中,慈禧看重的是富察氏,而慈安看中的是阿鲁特氏,阿鲁
网友昵称:隔却山海
隔却山海V游客 板凳
2024-08-17 23:13:47 回复
再加上慈禧太后平日对她的责难,压力可想而知,而随着光绪皇帝即位,她的处境也十分尴尬,虽被尊为嘉顺皇后,但身在这样的宫廷里,身心怎么会好呢,所以就在同治皇帝驾崩七十四天之后也撒手人寰追随同治帝去了。▲同治皇帝(1856.04.27–1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