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凉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西凉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董卓西凉军是哪个地方?

今天的陕北,甘肃一代。在五代十国以前,那一代因为盛产马匹,又有辽阔的关中大平原,军事上一直遥遥领先于全国。隋唐的统治阶级就是诞生于此,他们的军事基础就是陇右贵族。所以我们才在三国演义中看见董卓把持朝政的样子和西凉铁骑强大是分不开的。

三国时期的西凉是当今的什么地方?

  西凉是《三国演义》中对凉州的称呼。  凉州,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又名雍州、侠都、雍都、凉都。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因在中国的西部,故又称西凉,治所姑臧。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更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见《京师为张轨歌》,《诗纪》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歌》: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  汉末三国时凉州军阀董卓(后为李傕)率领的西凉军(西凉 *** 军)和马腾(后为马超)、韩遂率领的西凉军(西凉起义军),曾纵横大半个中国,无人能敌,后均失败于内斗,在现在的武威古凉州城内有座马超府(马府),这里就是马超出生的地方。

西凉是现在的甘肃省,主要是汉族。中国历史上的“西凉”,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西凉”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凉州”,有时叫“前凉”。

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将天下分成十三个州,分别设置刺史官吏管理,历史上成为“十三部刺史”。因为当时西凉地区也就是今甘肃省周围“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所以设置凉州刺史部,凉州的名字由此而来。到了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涉及到的汉末乱世时期(188-220),凉州包括除了甘南一带的甘肃省大部、内蒙古阿拉善盟西部(居延)、宁夏 *** 自治区、青海省东北角(河湟地),今日的平凉在这个时期大体上是属于凉州安定郡管辖的。

马超的西凉军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连曹操都有所忌惮?

东汉末年,“西凉铁骑”威名传遍天下。西凉铁骑,又称西凉兵团,共有两支,一支是董卓的部队,董卓死后由部将李傕率领。另一支是马腾、韩遂的部队,后马超继任西凉军首领。

凉州乃是兵家常争之地,,如此重要的军事要塞,让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奈何有西凉军把守,大家也只能眼巴巴看着。特别是马超所率领的“西凉军”,更是战斗力惊人。

西凉铁军的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1、拥有优质的马种。三国时期的凉州东接蒙古草原,西靠青藏牧区,北邻西域诸国,南连黄土高原,周回平川二千里,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优质的马匹蓄养场所。优质的马匹为西凉军提供了更强的奔驰速度和冲击力。

2、凉州此地民风彪悍,自古以来就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说法。(“凉州大马”起初是汉武帝引进大宛马建立的西北精锐部队,目的是为了能与匈奴战马相抗衡。)西凉铁骑的作战特点是彪悍凶狠,特别适合打沙漠戈壁的持久战。

另外,再说一说马超本人。马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自小随父出征,诸葛亮曾评价马超:“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曹操更是直言“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西凉军]董卓西凉军是哪个地方?

曹操与马超之间的恩怨,要从“潼关之战”说起。

211年,曹操与马超、韩遂等发起了一场战争,史称“潼关之战”。 当时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赤壁之战大败),所以决定向西方拓展。马超、韩遂等接到消息,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附近与曹军发生大战。

《山阳公载记》中记载: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马超的谋略连曹操都感到震惊,如果一直正面刚马超的西凉军,势必是吃亏的。后面曹操采用贾诩的计策,对马、韩二人使用离间计,令马、韩内讧,加上曹操战术成功,马超大败逃亡。但留在邺城的马超父亲马腾及家人却因马超起兵,在马超起兵后的第二年,为曹操所杀。

213年,马超再度起兵反曹,发起长达八个月的冀城之围,迫使凉州刺史韦康投降,占据冀城,自称征西将军,自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并在冀城外二百里击败了曹操派来的夏侯渊的救援军队。马超虽然一度击退了夏侯渊,却因杨阜、姜叙等人的叛变,被调离出城,等马超离开之后,他们把马超留在城中的妻小全都杀害。后面,马超突袭历城,姜叙母及子,烧城,带着从弟马岱、部将庞德投奔汉中的张鲁。

马超一心想向曹操报仇,又向张鲁要了兵力攻打凉州,但曹军有夏侯渊、张郃等坐镇,凉州无法攻下来,再加上张鲁手下将领又妒忌马超的才能欲加害于他,于是马超便离开张鲁投奔刘备。217年,马超跟随刘备参与了汉中之战,与曹军交战。

纵观马超的一生,虽说是三国的一代猛将,但是全家二百余口人,为曹操所杀,事业上也是大起大落。其临终之言令人唏嘘不已:“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余无复言。”

倘若马超不逞一时之勇,也不会落得个“全家几乎团灭”的结局了。

我是沐之所见,国风爱好者,希望能在头条深耕文化之路,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马超又被称作是“西凉锦马超”。这里的西凉是地名,就是现如今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至于锦,则是漂亮的意思。历史上的马超总是白衣白甲,长相出众,武艺高强,所以才会得此称号。他所统领的西凉铁骑在整个三国时期,可谓是赫赫威名。

西凉铁骑出身于凉州,此地位于汉、羌边界地区,民风彪悍,是古代兵家极为重视的地方,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说法。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秦始皇得之,便扫平六国,唐太宗得之,便虎视天下。马超凭借西凉铁骑的威猛,与曹操六战渭水,杀得曹操是丢盔弃甲,足可见其战斗力之强。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才会造就如此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呢?不要着急,我们慢慢看来。

他的军队战法与其他中原军队完全不同,甚至和同为西凉军系的董卓也都大不一样。董卓重骑兵,而马超则多步兵,可战斗力却远在董卓之上,这又和他独特的作战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说起这独特的作战方式,那就不得不提另外一支军队,他们便是身处同一时代称霸欧洲战场的罗马军队。

话说当年斯巴达克斯大起义失败之后,这支没有祖国的军队便流落到了东方,一度辗转成为了匈奴的雇佣军,大约有6000人左右。在汉代征匈奴的过程中,匈奴战败,这支善于“鱼鳞阵”的军队也被切断,向汉朝的西域都护请求保护。当时马超的先祖是大名鼎鼎的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世代都是西凉的豪强。于是乎,便全盘接纳了这支罗马部队,再后来,自家原有的部队,无论是建制还是战法上,都统统开始完全的罗马化,这便是西凉铁骑的前身。

西凉铁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之一支罗马军团建制的技术性部队。他们不善弓弩,而是擅长使用投标,并且是以脱手长标为特色,这种脱手飞标实际上脱胎于古罗马的投枪,它的杀伤力强,对于当时甲胄简陋的轻装军队而言,其攻击力远胜弓弩。

除此之外,军阵也完全不同。前军是密集的盾牌兵,盾牌的强度和重量都远超一般的军队,实际上就是斯巴达希腊式盾牌的翻版,这种盾牌高度达到1.7米,宽度80公分,除了前进的时候,兵士基本上都是把盾牌立在地上作战。骑兵全是轻骑,配置与步兵分开,不作为主力,而是作为奇袭队使用。这样的军阵,正是古罗马前期使用极为广泛的希腊密集军阵。

至于他们的编制,也是典型的军团化。比如韩遂部下为八级,一部约5000名士兵,这正是和罗马军团的编制相符。按照这样来计算的话,渭南之战中马韩联军的总人数应该在7-8万之间,这也与历史比较相符。

最后,河西走廊本身就产马,并且接近以产良驹而闻名的大宛和蒙古。在战场中,骑兵的速度和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地半牧半农的羌族人因为善于骑射而成为强悍的军事力量,也正是在西凉这样的尚武之乡,方才诞生出如此善战的西凉铁骑。

可惜的是身为如此威名的西凉铁骑首领,马超在投靠了刘备之后却一再被打压,最后郁郁而终,实在是悲哀!

新三国里,西凉军披头散发的,历史上他们也是这样吗。西凉人?

西凉三国时期,处于汉族与小数民族羌族的聚集地,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南部那一块,西凉兵中不乏羌族人,但汉族还是占多数。您说的西凉军披头散发的,也许导演想塑造一下西凉兵的小数民族风气和凶悍的味道,并无史料可考。

西凉军是什么民族?

西凉军是以羌族人为主,还有很多匈奴人,氐族组成的组成集团。这些个少数民族集团开始进入中原,为东汉末年的战乱起到推土机的作用。

西凉军有两支,一支是凉州军阀董卓的部队(凉州 *** 军),董卓死后由部将李傕率领。另一支是马腾、韩遂的部队(凉州起义军),后马超继任西凉军首领。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西凉军最重要组成是当地的百姓,而当地百姓是多民族,其中就有 *** ,胡人,羌族人等等。

古时候的羌族人世世代代都是放牧,民风彪悍,极其擅长山地作战,由于没有形成大规模政权,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以放牧为主的,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此地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虽然很重要,却不是一个好地方,加上该地区位于关外,时常打仗,当地民风极其彪悍,又好武,因此组成的西凉铁骑战斗力十分彪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凉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凉军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smjk/916.html发布于:2024-08-11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5 条评论,28人围观)
网友昵称:人生不过梦一场
人生不过梦一场V游客 沙发
2024-08-11 04:40:08 回复
断,向汉朝的西域都护请求保护。当时马超的先祖是大名鼎鼎的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世代都是西凉的豪强。于是乎,便全盘接纳了这支罗马部队,再后来,自家原有的部队,无论是建制还是战法上,都统统开始完全的罗马化,这便是西凉
网友昵称: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V游客 椅子
2024-08-11 08:24:20 回复
凉铁骑的威猛,与曹操六战渭水,杀得曹操是丢盔弃甲,足可见其战斗力之强。那么究竟是何原因才会造就如此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呢?不要着急,我们慢慢看来。他的军队战法与其他中原军队完全不同,甚至和同为西凉军系的董卓也都大不一样。董卓重骑兵,而马超则多步兵,可战斗力却远在董卓之上,这又和他独特
网友昵称: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V游客 板凳
2024-08-11 04:22:11 回复
马建立的西北精锐部队,目的是为了能与匈奴战马相抗衡。)西凉铁骑的作战特点是彪悍凶狠,特别适合打沙漠戈壁的持久战。另外,再说一说马超本人。马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自小随父出征,诸葛亮曾评价马超:“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曹操更是直言“关西兵精悍
网友昵称:隐形的鸡翅膀
隐形的鸡翅膀V游客 凉席
2024-08-11 07:55:31 回复
如韩遂部下为八级,一部约5000名士兵,这正是和罗马军团的编制相符。按照这样来计算的话,渭南之战中马韩联军的总人数应该在7-8万之间,这也与历史比较相符。最后,河西走廊本身就产马,并且接近以产良驹而闻
网友昵称:人未老心苍茫
人未老心苍茫V游客 地板
2024-08-11 07:25:35 回复
陋的轻装军队而言,其攻击力远胜弓弩。除此之外,军阵也完全不同。前军是密集的盾牌兵,盾牌的强度和重量都远超一般的军队,实际上就是斯巴达希腊式盾牌的翻版,这种盾牌高度达到1.7米,宽度80公分,除了前进的时候,兵士基本上都是把盾牌立在地上作战。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