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对玉米有哪些危害

1、玉米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

2、玉米蚜虫主要集中在心叶,刚开始会产生黑色霉状物,逐渐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叶面生霉变黑等。玉米蚜虫主要危害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会造成植株生长停滞。成、若玉米蚜虫会刺吸植株的汁液,容易导致叶片变黄或者发红、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等。

3、以成蚜、若蚜群集在玉米苗期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徾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

4、玉米蚜虫对玉米生长造成危害,引起叶片变黄或发红、叶面生霉变黑,植株甚至枯死。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年蚜虫刺吸植物组织汁液,造成叶片黄化或红化,植株死亡。蚜虫集中在心叶,产生黑色霉状物,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叶面变黑。

5、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阻碍,表现为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这样的状况不仅降低了玉米的抗病能力,还可能导致霉菌等病害的滋生,进一步加重了作物的损失。因此,玉米蚜虫的活动对玉米的产量构成显著威胁,对玉米的生长周期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防治玉米蚜虫,对于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高产至关重要。

玉米蚜虫什么时间防治效果好

在防治玉米蚜虫时,更佳的防治时间是玉米的心叶期。玉米蚜虫的防治 *** 如下: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也就是清除掉玉米蚜虫的生长地。使用50%抗蚜威3000倍液或者5%敌杀死3000倍液,对着玉米植株喷酒,可以防治玉米蚜虫。在防治玉米蚜虫时必须注意保护玉米蚜虫的天敌,如瓢虫、食蚜蝇等。

防治玉米蚜虫的适宜时间为心叶期,当有蚜株率达到50%、百株蚜量达到2000头以上时即可防治。防治 *** :用5%敌杀死(30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即可,或者可以用50%抗蚜威(30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灌心。

玉米蚜虫防治 *** 如下:心叶期兼治。在玉米心叶期,结合防治玉米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5—2千克撒于心叶,既可防治玉米螟,也可兼治玉米蚜虫。也可用10%氯氰菊酯或5%辉丰菊酯,每亩30毫升兑水25千克进行喷雾防治,既防治玉米蚜虫,也可防治玉米螟。抽雄期喷雾防治。

玉米蚜虫怎么防治?

蚜虫对玉米造成危害时,应尽快用刷子刷去害虫,然后喷洒吡虫啉和虫嗪,间隔一周一次,大概四次即可。另外,并非只在害虫出现时才喷,每次施肥时都可以在里面加入适量药剂,也可以控制害虫。改善环境 当出现蚜虫危害的时候,除了喷药可以防治,还可以改善养护环境。

洒药防治 当玉米遭受到蚜虫的危害时,需将玉米避免的蚜虫全部用刷子处理掉,然后在隔一周喷洒一次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连续使用3 ~4次药剂,玉米就会逐渐的恢复生机,使其更好的生长。

药剂拌种 在种植前,使用适量的药剂与种子搅拌,形成包衣,这是预防蚜虫的之一道防线。在种子发芽后,再次喷洒药物,形成二次包衣,能更高效地预防蚜虫。常用的药剂如70%噻虫嗪种衣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药施肥 当玉米发生蚜虫危害时,应尽快清除害虫,并喷洒药物。

玉米蚜虫防治 *** 如下:心叶期兼治。在玉米心叶期,结合防治玉米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5—2千克撒于心叶,既可防治玉米螟,也可兼治玉米蚜虫。也可用10%氯氰菊酯或5%辉丰菊酯,每亩30毫升兑水25千克进行喷雾防治,既防治玉米蚜虫,也可防治玉米螟。抽雄期喷雾防治。

玉米有蚜虫危害时会严重影响生长,应及时防治。可喷洒吡虫啉和虫嗪,一周一次,三四次就能彻底控制住。平时施肥时也可在肥料里掺杂药剂,能控制虫害。此外,播种时可把药剂和种子拌在一起,也能防止虫害发生。管理时要多通风,除草,降低感染的几率。

玉米出现蚜虫了怎么防治

蚜虫对玉米造成危害时,应尽快用刷子刷去害虫,然后喷洒吡虫啉和虫嗪,间隔一周一次,大概四次即可。另外,并非只在害虫出现时才喷,每次施肥时都可以在里面加入适量药剂,也可以控制害虫。改善环境 当出现蚜虫危害的时候,除了喷药可以防治,还可以改善养护环境。

玉米有蚜虫危害时会严重影响生长,应及时防治。可喷洒吡虫啉和虫嗪,一周一次,三四次就能彻底控制住。平时施肥时也可在肥料里掺杂药剂,能控制虫害。此外,播种时可把药剂和种子拌在一起,也能防止虫害发生。管理时要多通风,除草,降低感染的几率。

药剂拌种 所谓药剂拌种就是在种植之前就用适量的药剂和种子搅拌在一起,之后再进行播种。药剂能保护种子,这也是之一次包衣。等后期种子发芽后,在喷洒一次药物,心形二次包衣,这样就能有效预防蚜虫。

玉米蚜虫的危害症状

玉米蚜虫主要集中在心叶,刚开始会产生黑色霉状物,逐渐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叶面生霉变黑等。玉米蚜虫主要危害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会造成植株生长停滞。成、若玉米蚜虫会刺吸植株的汁液,容易导致叶片变黄或者发红、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等。

玉米蚜虫的危害症状成年玉米蚜虫会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容易造成叶片变黄或发红、植株死亡等情况。玉米蚜集中在心叶,会产生黑色霉状物,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叶面生霉变黑等情况。玉米蚜虫主要寄生在玉米、高粱、小麦、狗尾草,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玉米蚜虫对玉米生长造成危害,引起叶片变黄或发红、叶面生霉变黑,植株甚至枯死。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年蚜虫刺吸植物组织汁液,造成叶片黄化或红化,植株死亡。蚜虫集中在心叶,产生黑色霉状物,导致叶片变黄枯死,叶面变黑。

以成蚜、若蚜群集在玉米苗期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徾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

豌豆蚜虫和玉米蚜虫的区别

外形不同:豌豆蚜虫体长2-4毫米,形似梨形,体色为淡黄绿色或灰绿色,有一对长触角和一对短触角。而玉米蚜虫体型较小,通体为浅黄色,触角较短,翅膀不透明。寄主不同:豌豆蚜虫主要寄生于豆类植物,如豌豆、蚕豆、菜豆等。而玉米蚜虫主要寄生于玉米、高粱等干旱地区的谷类作物。

①形态特征 主要为害豌豆、豇豆、蚕豆等豆科作物,蚜虫体小,分有翅蚜和无翅蚜2种类型,体色有绿色或黑色,刺吸式口器,腹部末端有尾片和一对腹管。 ②发生为害特点及规律 一年四季均发生为害,高温干旱条件下繁殖快,以春季为害较重。

有翅孤雌蚜的形态稍有不同,其体长在6mm至8mm之间,整体颜色对比鲜明,头、胸部为黑色且带有光泽,腹部则从黄红色到深绿色渐变。腹管前端两侧有暗色斑点。触角同样为六节,但比无翅型更短,长度约为体长的1/3。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和尾片同样保持黑色。

在众多蚜虫品种中,棉蚜、麦二叉蚜、豆长管蚜和苹果蚜等尤为人们所熟知。例如,苹果蚜通常呈黄绿色,偏好寄生在苹果树上;而玉米根蚜则专一性地在玉米上产卵和繁殖。不同品种的蚜虫对不同植物有着特定的寄生习性。

关于玉米蚜虫和玉米蚜虫和玉米是什么关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yyyd/124778.html发布于:2025-01-28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3 条评论,17人围观)
网友昵称: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V游客 沙发
2025-01-29 01:02:17 回复
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随着植株生长集中在新生的叶片为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
网友昵称:谁纵我一世猖狂
谁纵我一世猖狂V游客 椅子
2025-01-29 01:24:37 回复
剂与种子搅拌,形成包衣,这是预防蚜虫的第一道防线。在种子发芽后,再次喷洒药物,形成二次包衣,能更高效地预防蚜虫。常用的药剂如70%噻虫嗪种衣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药施肥 当玉米发生蚜虫危害时,应尽快清除害虫,并喷洒药物。玉米蚜虫防治方法如下:心叶期兼治。在玉米心叶期,结合防治玉米螟,每
网友昵称:被温柔宠坏
被温柔宠坏V游客 板凳
2025-01-29 08:17:00 回复
特征 主要为害豌豆、豇豆、蚕豆等豆科作物,蚜虫体小,分有翅蚜和无翅蚜2种类型,体色有绿色或黑色,刺吸式口器,腹部末端有尾片和一对腹管。 ②发生为害特点及规律 一年四季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