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高祖是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唐高祖是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太宗是?
唐朝第二位皇帝
发动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开创者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不久,唐高祖被迫退位,李世民继立为帝,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为什么每个朝代之一个皇帝都称高祖或太祖?
谢谢邀请。高祖或太祖是开国皇帝的庙号,有时候开国皇帝追以前先辈庙号为太祖。例如: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庙号高祖,杨坚父亲杨忠庙号为太祖。唐朝李渊庙号高祖,谥号太武皇帝,李渊的爷爷李虎庙号为太祖。曹丕庙号高祖,谥号为文,曹丕父亲曹操庙号太祖。忽必烈庙号世祖,忽必烈爷爷铁木真庙号太祖。皇太极庙号太宗,皇太祖父亲努尔哈赤庙号太祖。极个别的特殊。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宋朝开国皇帝刘裕死后庙号是高祖,儿子刘义隆庙号是太祖,孙子刘骏庙号是世祖。晋朝司马炎庙号世祖,父亲司马昭庙号太祖,爷爷司马懿庙号高祖,伯父司马师庙号世宗。
人们有的习惯称皇帝庙号,有的习惯称皇帝谥号。例如:杨广庙号世祖,杨侗追谥为明皇帝,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人们习惯称隋炀帝。陈叔宝,陈朝的亡国之君,谥号为炀,没有庙号。曹操谥号为武,庙号太祖。曹丕谥号为文,庙号高祖。杨坚谥号为文,庙号高祖。人们习惯称曹操魏武帝,曹丕魏文帝。杨坚隋文帝。这些都是谥号的称谓。
隋朝颜师古注引元朝的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更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其中太祖是始受命者,即之一个接受天命的人,商朝的太祖就是商汤。周朝的太祖就是周文王。宋朝的太祖赵匡胤,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汉朝刘邦既可以是始受封者也可以是始受命者,所以按照宗庙制度,刘邦既可以称为太祖也可以称为始祖。人们习惯称刘邦汉高祖,主要原因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刘邦为汉高祖,《史记》影响巨大,导致人们习惯称刘邦为汉高祖。
太祖作为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太祖即大祖。
庙号是庙中供奉时的称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例如:汉朝执行庙号制度比较严格,西汉十多位皇帝中有正式庙号的只有4人。曹魏以后执行庙号的制度逐渐不严格。皇帝谥号也是越来越长,越来越多。
首先,就这个问题本身来说,一般之一任开基创业的皇帝,都称太祖皇帝,汉高祖的正式庙号也是太祖,因为功高无两,所以又称高祖,两个称谓在汉代也是时常被混用的。
其次,皇帝称祖或宗,是专指庙号。唐代以前并非每一位帝王都有庙号的,唐以后才逐渐无帝不祖宗了。另外,唐以前无明清意义上的太庙,基本是每位被认为有功德的皇帝,各自有庙供奉,也有两位或三位一体的帝王庙,但是貌似还没有后来列祖列宗供于一庙的习惯。
再次,惯例之一代皇帝称祖,后面都称宗。这与伦理习俗及儒家的最初定义有关。民间伦理称谓上,普通家族通常称爷爷为祖,而父辈称宗,所谓宗族也是由此延展而来。儒家则定义为,“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成语“祖功宗德”即是由此而来。
最后,有些朝代出现二祖甚至三四祖,主要原因是追尊先辈尊号。此外,也有因为现任皇帝为了巩固自己合法正统地位,而进行的庙号追尊,如明太宗改为明成祖。还有认为皇帝功高无量,后辈不配与之比肩而尊为祖的,如清圣祖康熙皇帝。
补充一句,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
这是根据帝国昭穆制度而定的。皇帝死后,继任皇帝会给大行皇帝上一个庙号,根据“祖有功宗有德”的要求,开国皇帝因为有开创之功,所以一般都是祖。
为什么有的开国皇帝是太祖,有的是高祖呢?太,是极远极大的意思,意思是这个皇帝几乎白手起家,一介平民百姓,王朝建立之前没有家底。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刘邦是标准的白手起家,开始只是一个泗上亭长,所以他的庙号是太祖,因此他是汉太祖。之所以被称为汉高祖,这是因为他的谥号是高皇帝,司马迁把谥号和庙号混淆了,写成了高祖本纪,一直流传至今。
如果在开国之前已经有了爵位,就不算白手起家了,这时候开国皇帝就不好意思称太祖了,而是高祖,当然也是功劳极高的意思。比如唐高祖李渊。那么唐太祖是谁呢?是他的爷爷李虎,在北周时期就是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就是承袭了他的爵位,并以此为国号的。所以李渊称帝后,追尊爷爷李虎为太祖皇帝。
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称为高祖或太祖,比如汉高祖、唐高祖,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高祖”和"太祖”是对死去的皇帝追封的"庙号”。
庙号是我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之中一种礼仪,在古代皇帝死后,为了表彰这个皇帝生前的文治武功以及德行教化,这个时候古代的礼部尚书则会按照他生前的德行给皇帝一个“庙号”,也是对死去的皇帝的称呼。
历史上皇帝的庙号无外乎两种:“祖”和“宗”。《孔子家语》里面说道了“祖”和“宗”的区别:“祖有功,而宗有德。”这里的"功”指开国之功,只有开创一个新朝代的功劳,才能称"祖”。后继皇帝有守国之德,称为"宗”,比如唐玄宗。
"太祖”和"高祖”虽然都是开国皇帝的庙号,但两者也有区别,区别是新朝代的开创者为"太祖”,功高者为"高祖”,所以,同样是开国皇帝,历史上有的人被称为“高祖”,有的则是“太祖”。
高祖指的是谁?
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高祖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该文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强大和汉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汉高祖刘邦,北魏高祖元宏、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1、刘邦开创汉朝,已是不世之功。黄仁宇曾经总结过:中国皇朝存续,只在“第三代接班人”。
2、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
唐国国家国君是谁?
唐国国家国君依次为:
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唐高祖是谁?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唐朝的建立者。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年少时即袭父爵为唐国公。隋文帝时被任命为谯、陇二州刺史,大业十三年(617年)任太原留守。当时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隋统治面临绝境,他起兵反隋,并一举攻取长安。
为笼络人心,他废隋暴政,立隋西都留守杨侑为帝,自己则为丞相掌实权,为唐王。
大业十四年,李渊得知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杀,便逼杨侑退位,自立为帝,国号唐,改元武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高祖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高祖是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yyyd/3451.html发布于:2024-08-1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