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经过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2.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3.促进了汉夷之间的之一次文化交融;
4.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5.加速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意义在于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加速了丝绸之路的开拓,从此西域成为中国的传统势力,加强了人民对外开拓的精神。
同时,张骞出使西域也配合了汉当时的战略安排,贯彻了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此外,张骞还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举世称道。
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影响和意义:
他两次出使西域,不仅加深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交流,还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打通了经过我国的新疆地区,前往中亚和西亚以至于欧洲的交通要道,使汉朝和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正式建立了友好关系,互通有无,和睦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解开了东西交通的序幕,使东西方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大意义?
1、意义
(1)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2)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3)促进了汉夷之间的之一次文化交融;
(4)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5)加速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
2、张骞出使西域简介
汉武帝建元年(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3、出使原因
当时,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著名的“行国”,40万人。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刚迁到这里不久,并且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意再次打仗了。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因此,大月氏与匈奴是“世敌”。所以,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完成本身任务。
汉朝日趋强盛后,计划积极地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武帝听到有关大月氏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又考虑西行的必经道路——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
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从官,没有固定职务,又随时可能被选授重任。
4、张骞简介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以军功封博望侯。公元前139年,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中途被匈奴被扣十年,并娶妻生子。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故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yyyd/3923.html发布于:2024-08-1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