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元年西周政权由谁共同执政?
1、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记载上明确纪年的开端,标志着西周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国人暴动,周厉王因暴政逃离都城镐京,避往彘地(今山西霍州市),直到周宣王登基前的十四年,这段时间被称为西周共和时期。在这段时期,有两个主要的执政版本。
2、“共和”一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之一种说法认为,在西周时期,厉王失政,至宣王执政,中间有十四年时间,号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的由来,是因为厉王出奔后,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3、西周共和时期是指周厉王逃离镐京后至周宣王登位前的一个时期,即约前841年至前828年期间。前841年(一说前842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之后周宣王之前十四年间(前 841~前828)的政权。有两说,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称共和;一为共伯和执政。
4、当时的执政者,一种说法是诸侯“共伯和”执政,所以取人名简称,称为“共和”;另一种说法是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稍微再准确些,周定公和召穆公,即召虎),所以取“共同执政”的含义,称“共和”。
中华共和元年是哪一年
1、共和元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详细解释如下:辛亥革命推动了帝制的覆灭,共和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为了表明对国家未来的新希望和民众的渴望变革,中国选择以“共和”为新的国体制度。中华民国正式成为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中国政权的称呼,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标志和重大政治转型期。
2、共和元年出现在西周:西周时,周厉王残暴无度,人民生活困苦,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镐京,此后共伯和摄政,行天子事,号“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直到14年后周宣王继位。共和元年起,中国历史开始有了明确纪年。
3、中华共和元年的时候,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4、您好,我国没有元年这个说法,因为目前我们使用的是公元,跟随西方纪年,不是用年号的了。如果说是元年,那也是之一年,就是中国成立那年,公元1949年。
5、中国《初中历史课本》明确指出:公元前841年,史称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西周的统治者周厉王推行暴政,国都中的平民和中小贵族不堪忍受,起来反抗,将周厉王赶出都城。
共和元年是哪一年
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年,西周进入了短暂的共和时期,周厉王逃离镐京,导致国人暴动。共和时期是指周厉王逃离镐京后至周宣王登位前的一个时期,大约持续了前841年至前828年。在此期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另一种是由共和执政。
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年,周厉王因暴政被国人驱逐,随后诸侯共同推举共伯和代为行使天子职权,开始了周朝的共和时期。共和时期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矛盾的激化,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共和元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详细解释如下:辛亥革命推动了帝制的覆灭,共和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为了表明对国家未来的新希望和民众的渴望变革,中国选择以“共和”为新的国体制度。中华民国正式成为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中国政权的称呼,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标志和重大政治转型期。
共和元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共和元年是怎么来的、共和元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zzly/126637.html发布于:2025-02-0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