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邓艾是被谁杀的
后来钟会谋反未成,被杀了。成都大乱。后由监军卫瓘收拾稳定局势。此时邓艾在被押解洛阳的途中。卫瓘就想了,自己参与了诬陷邓艾的阴谋,邓艾 *** 了还能绕了自己?就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邓艾当时刚从囚车里出来,看见有军马来了,还以为是接自己的呢。结果猝不及防被杀了。
邓艾之死,除了他自己作死之外,还有六个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六个人一起合力杀死了邓艾,这六个人都是谁呢?之一个,是姜维。
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邓艾被污为谋反,主要是两个人耍了手段。一个是灭蜀大军副帅钟会,一个是监军卫瓘。
邓艾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 *** 昭雪。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邓艾,如何奇袭成都灭蜀?其结局如何?
邓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将领,以其文武全才和奇袭战闻名。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兵伐蜀,最终邓艾率军先进成都,助力魏国灭蜀。他率三万余人,由狄道进军,牵制蜀大将军姜维,后深入敌后,奇袭阴平,绕过蜀军防御,直捣成都,创造了奇袭战的经典案例。
卫瓘带着司马昭的手令,趁夜进入成都,他先向邓艾的部下发出檄文,说是奉诏抓捕邓艾,其余不问,如果有抗命的就灭三族,于是,邓艾的部下都不敢反抗,天亮的时候,卫瓘乘坐使者的车子,赶到邓艾的军营,此时,邓艾还没起床,于是,便逮捕了邓艾父子。钟会下令将邓艾父子打入囚车,押送洛阳。
到了公元264年,钟会、姜维起兵之后,邓艾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也即邓艾作为消灭蜀国的更大功臣,却落下了被冤杀的下场。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军事才能突出,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一生最突出的战绩是偷渡阴平,灭亡了蜀汉。此战是他一生的经典之战,在于“奇袭”二字。
在伐蜀期间,邓艾和钟会虽然各自率兵,但主要统帅还是钟会。钟会带着大部分徐徐开进和姜维正面对抗,邓艾带着小股部队侧面袭击,原本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钟会担任主攻,邓艾负责从旁协助的意思了,毕竟邓艾这点兵马自己灭不了蜀国。但让钟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邓艾通过自己的办法奇袭了成都,迫使刘禅投降。
三国演义里面有邓艾吗
1、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邓艾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尽管被姜维戏称为“黄口小儿”,但他的形象却复杂而饱满。
2、在三国演义中,邓艾常以中年或老年形象出现,尽管历史上对他年龄的描述存在争议。他的儿子出现在故事中,而他本人在不同作品中的形象和描述各不相同。邓艾以口吃著名,但在许多三国题材作品中并未特别突出这一特点。在某些描述中,他的形象与司马懿等人物有交集,如作为司马懿的徒弟,与钟会成为师兄弟。
3、邓艾,公元197至264年,字士载,三国后期魏国的将领,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 邓氏曾经是南阳一带的大族。邓艾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少年时期的邓艾就酷爱军事,常常独自研读兵书战策,学习行军布阵之法。后来,邓艾的品学终于得到司马懿的赏识。
4、邓艾,公元197年至264年间,字士载,是三国后期魏国的杰出将领,出生于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邓艾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军事抱有浓厚兴趣,常独自研读兵书战策,钻研行军布阵之法。他的才华最终得到司马懿的赏识。
5、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即今河南新野人。人物生平介绍如下: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其本名为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关于三国邓艾和三国邓艾的父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九成九百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九成九百科。
原文地址:https://ultrawalks.com/zzly/127753.html发布于:2025-02-04
发表评论